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行。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强调博物馆创新发展理念,发挥与当地社群、文化景观、自然环境之间的纽带作用,通过技术、方法的进步,不断拓展观众群体并增强与他们的联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国主会场·上海
活动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名单,内蒙古博物馆“大辽契丹——辽代历史文化陈列”等10个展览入选;公布了“2018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评选结果,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河北省博物院入选;发布了“手机中的博物馆记忆”十佳优秀作品。国家文物局还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行了专题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全球推广仪式;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有关文物管理信息化、文化推广和公众服务的战略合作协议;与百度公司共同启动“用科技传承文明:AI博物馆计划”,并发布了包含2894个信息点的全国数字博物馆地图(一期)。
作为主会场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博物馆与美好生活”论坛也于当天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国际博物馆协会和中外博物馆、高校及科技企业的代表围绕新形势下博物馆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话题进行了研讨。
上海市为配合“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组织百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并举办210场文化活动,其中50余家博物馆在5月18日夜间开放,为白天紧张忙碌的市民和匆忙观光的游客提供独特的参观体验,让公众感受别样的博物馆之美。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和博物馆围绕年度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加深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与认同。
吴门书礼弹唱
玻璃之夜
由全国138家交通广播播出机构联合开展的“百城百台——我为国宝点赞”大型主题活动也在当日推出,活动汇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与亿万听众“超级连接”,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丨人民日报:曹玲娟、王珏;图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