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纪录片《丝路百工》开播
发表时间: 2018-05-03

民间工艺纪录片《丝路百工》第一季首映会在福州举行

 

22日下午,民间工艺纪录片《丝路百工》第一季首映会在福州举行,该片将于当日起每周日晚21:48分献映。

 

据了解,该纪录片由国家文化部立项,在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的指导下,福建省图书馆与福建海峡卫视联合制作,共100集,计划于三年内摄制完成。片名《丝路百工》意指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与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一百种工艺。通过记录传承下来的民间工艺,挖掘鲜为人知的小故事,致敬寻常百姓家的匠心精神。节目抛却传统纪录片大而全的叙事说明方式,提炼传统工艺中最核心且不为人知的“独门绝技”,洞见民间社群所承载的集体记忆和社会生活格调,追溯丝绸之路上的前世今生,歌颂工艺传承背后的坚韧笃定。

 

主持人《丝路百工》项目负责人王圣志、台湾散文家舒国治、作家王开岭、诗人刘志峰对谈“生活与艺术”

 

首映会现场,著名作家、媒体人梁文道的电子邀请函拉开了现场试映会的序幕。他指出,《丝路百工》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工艺品是如何生产出来,更重要的是透过它了解一个民间社会生活方式和历史。随后,省图书馆馆长郑智明、海峡卫视总监洪雷宣布第一季首映会暨第二季开机仪式开始,并发言表达对第一季《丝路百工》工艺记录的肯定以及对第二季的美好寄望。

 

大漆艺术家兰鑫现场介绍漆艺工艺

 

在活动期间,福安火笼匠人沈瑞光和大漆艺术家兰鑫现场展示了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台湾散文家舒国治、作家王开岭、传媒学者颜纯钧、林焱等嘉宾,主持人《丝路百工》项目负责人王圣志,就“生活与艺术”“传统工艺的困境突破”等主题,与嘉宾们展开对话,挖掘更多不同角度的工艺保护观点,寻求切实有效的守艺途径,将行为艺术的生命传承延续。王开岭表示该纪录片展现了匠人真诚的劳动,具有弥合生活中“生产”“劳动”“消费”三个环节的功能,传递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让人反思,引导人惜物、爱物、敬物。

 

(文丨东南网:蔡丽洁;图丨东南网)